今天是: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农技指南 > 养殖业 >

鸭瘟的诊断与防治

时间:2021-11-23    

鸭瘟又名鸭病毒性旸炎,是鸭的一种高死亡率的急性、热性传染病。

其临诊特点是体温升高、流泪、体躯软弱、下痢、排绿色稀粪,部分病鸭的头颈部肿大,故俗称“大头瘟”。剖检可见消化道粘膜充血、出血、水肿、坏死和假膜覆盖,肝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坏死灶,实质器官有退行性病变。本病传播迅速,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,严重威胁养鸭业的发展。

鸭瘟的致病源为鸭瘟病毒(即鸭瘟病毒I型),系疱疹病毒科成员,本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,常温下可存活一年,但在超过22℃时,30天后便失去感染力,其对一般的消毒药也较敏感,用1~3%火碱(苛性钠)溶液,10-20%漂白粉混悬液,5%甲醛溶液等,均能较快地杀灭病毒。其他如直射阳光、高温干燥等因素,都能抑制病毒的生长繁殖。青霧素、链霉素和土霉素等抗菌素对本病毒无影响。

一般条件下,该病对不同日齡和不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,番鸭、麻鸭易感性较高,肉用鸭次之。

鸭瘟可通过病禽与易感禽接触而直接传染,也可通过与污染的环境接触而间接传染,其传染源主要是病鸭和带毒鸭和其它带毒的水禽、飞鸟、某些吸血昆虫之类等,被污染的水源、鸭舍、用具、饲料、饮水也是该病的传染媒介,调运病鸭可造成疫情扩散。

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,但以春夏之交和秋季流行最为严重。一般3~7天开始出现零星病鸭,再经3~5天陆续出现大批病鸭,疾病进入流行发展期和流行盛期。鸭群整个流行过程一般为2~6周。如果鸭群中有免疫鸭或耐过鸭时,可延至2~3个月或更长。

该病主要损害消化道,且主要发生于成年鸭,病初体温可高达43℃以上,头部肿胀、缩颈、流泪、眼睑水肿、两翅下垂、脚麻痹,严重的病鸭伏地不起,排绿色或灰绿色稀粪;产蛋鸭还可表现为产蛋下降。泄殖腔黏膜充血、出血、水肿,严重时黏膜松弛外翻,黏膜面附有黄绿色伪膜,不易剥脱。病后期,体温下降,体质衰竭,不久死亡。

在该病的初发地区,应按要求采取肝、脾组织,送兽医检验部门进行实验室诊断。在诊断时,应注意与鸭肝炎、鸭霍乱、鸭球虫病和成鸭坏死性肠炎进行鉴别诊断。

该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用于治疗,故应以防为主。

加强饲养管理,搞好环境卫生,提高鸭群抵抗力。严禁从疫区引进种鸭和鸭苗。种苗、种蛋和种禽均应来自安全地区。引进鸭苗时必须严格检疫,鸭苗进来后隔离饲养,观察2周以上。严格执行防疫制度,做好对病死鸭、粪便等的无害化处理。定期进行鸭瘟疫苗免疫,种鸭、种鹅分别在3周龄、16周龄各接种一次,肉鸭、肉鹅接种一次即可。认真执行各项检疫制度和疫情报告制度,上市或外调鸭只应有检疫部门签发的检疫证书,发现疫情及时报告,以便确诊和防制。

鸭群发病时,对健康鸭群或疑似感染鸭,应立即采取鸭瘟疫苗3~4倍量进行紧急接种;对病鸭,每只肌注国浩高科的鸭瘟高免血清鸭毒抗0.5毫升或聚肌胞0.5~1毫升,每3天注射1次,连用2~3次,进行早期治疗;本病亦可用抗鸭瘟高免血清进行早期治疗,每只鸭肌肉注射0.5~1.0毫升,有一定疗效。也可用盐酸吗啉胍可溶性粉或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拌水混饮,每天l~2次,连用3~5天,但不应用于产蛋鸭,肉用鸭售前应停药8天。病鸭一律宰杀并深埋处理。同时对病鸭可能接触的一切物品进行彻底消毒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广告691
关于我们 | 业务联系 | 内容合作 | 广告资费 | 隐私政策 | 意见反馈

CopyRight@2010-2012 CNCMAX-科技富农网-http://www.kjfn.com/
鲁ICP备08110293号
免费资讯及障碍维修电话:10010 投诉举报淫秽色情信息,举报电话:10010

联系邮箱:admin@kjfn.com
山东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